3月5日盘后,精工钢构发布年度业绩快报2020年实现营收115.32亿元,同比增长13%;实现归母净利润6.52亿元,同比增长62%;其中四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1.64亿元,同比增长73%。相比较1月28日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告:预计2020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5,173 - 59,173万元,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8,506–22,506万元, 同比增加50%-61%。本次业绩快报超出前期同比增速上限,超市场预期。
事实上,多数钢结构企业年报预报显示了2020年业绩实现了大幅增长:2月26日盘后,鸿路钢构发布2020年业绩快报,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.95亿元,同比高增42.25%。1月27日盘后,杭萧钢构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,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7.1~7.9亿,同比高增50%~70%。精工、鸿路、杭萧钢构都是行业的龙头公司,其业绩均保持超预期增长,印证了该行业的景气度。
2020年,受益于2020年基建逆周期调节效应,多数钢结构业绩订单同比增多。其中,鸿路钢构、精工钢构、东南网架、杭萧钢构、富煌钢构累计新签合同额同比分别增长16.2%、30.8%、28.0%、16.9%、19.9%。行业景气度上行,主要受益于国家政策积极鼓励。2020年,国家及地区多次发布指导意见和政策,大力支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。其中,钢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装配式建筑方式,兼具环保、抗震、高效等特点,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:
二、在十四五碳中和相关政策推动下,钢构行业高景气有望持续。
建筑业的高碳排放量占比使得节能减排势在必行,具有显著环保优势的钢结构有望迎来加速发展。
钢结构与传统建筑相比,其碳排放优势主要体现在建材生产阶段与建筑施工阶段。装配式建筑采用规模化的集约式生产能够一定程度上节约耗材、降低能耗并减少建筑废弃物;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取机械化安装的方式,能够减少空气、噪声、 废物废水排放等污染,降低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。具体来看:
在建材生产阶段,装配式建筑的木材、砂浆及保温材料节省率分别达到70.95%、83.46%及49.35%,相较于传统现浇住宅总建材节省率达到9.33%;
在建筑施工阶段,装配式建筑在机械用柴油以及机械用电力方面,节省率分别为22.80%及20.69%,相较于现浇式建筑在能耗节约方面碳排量节省率为20.09%。
三、钢构公司对比
1、从生产端来看,鸿路钢构产能规模最大,成本最低
钢结构属于重资产行业,专业化加工进入壁垒较高。因此拥有规模优势的企业有望持续扩大优势,降低成本。
从产能和成本优势来看,鸿路钢构以240万吨产能、4081元/吨的成本位列第一。杭萧钢构以100万吨产能,8000元/吨的成本位列第二。
2、从盈利能力来看,杭萧钢构最好
从销售净利率和销售毛利率来看,杭萧钢构位于可比公司的第一位。
杭萧钢构主营钢构制造与销售,同时通过epc模式承接业务。主要产品为多层钢和轻型钢结构,是我国最早入选住宅产业化基地的钢结构企业。
公司积极探索电商模式与绿色建筑发展,投资设立万郡绿建电商平台,通过提供在线数字化服务帮助建筑上下游企业降本提效。电商模式的发展,带来了公司毛利大幅提升。2019年杭萧钢构由于加大对万郡绿建投入,开馆前期采取展位免费的措施,从而导致毛利有所减少,但2020年万郡绿建开始创收,公司毛利率已开始回升。未来随着万郡绿建项目正常运营,公司毛利有望回升至高位。
3、从估值和业绩增速的角度来看,精工钢构有所低估
从可比的五家公司来看,低于平均PE和PB的有精工钢构和杭萧钢构两家公司。其中精工钢构以30.8%的新签合同增长速度位于第一。
精工钢构是钢结构行业中EPC总承包模式发展的龙头,承建过鸟巢,亚投行总部等一大批世界级钢结构建筑。EPC是国际通用的工程总承包产业的总称可以将中间环节精简,降低项目管理成本和建设成本。
考虑到公司在EPC模式的先发优势以及新签合同的增长速度,未来业绩有望持续向好,价值迎来回归。